人的一生中有1/3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。高质量的睡眠可以储备能量物质、恢复体力、消除疲劳,同时可以巩固记忆,增强机体免疫力。可是如果到了该睡觉休息的时候,却因为失眠而睡不着,不仅会影响第二天的精力状况,而且还会影响到健康。
《内经》中将失眠称之为“目不瞑”、“不得眠”、“不得卧”, 为各种原因导致神不守舍所引起的睡眠障碍性疾病。失眠发生的范围也很广,不管男性或女性,健康与否,老人或青年,均可发生。失眠怎么办才好?中医如何调理改善呢?请一起往下看。
中医临床上根据病性可将失眠分作虚、实两类。虚者常见于阴血不足、心胆气虚、心脾两虚、心肾不交等;实者则多见于心肝阳亢、火热扰心、痰浊内阻、瘀血阻滞等;若病邪久羁,亦多虚实相兼为患。多数学者认为失眠的发生多与七情内伤、饮食失节、劳倦、思虑过度、病后、年迈体弱等病因相关。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,阴阳失交,一为阴虚不能纳阳,一为阳盛不得入阴。
现代中医在临床上对不寐的病因病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方面。由外感病引起者,主要见于各种热病过程中,由内伤引起者,则多由于情志不舒、心脾两虚、阴虚火旺、肝郁化火、痰热内扰、心胆气虚所引起。一般来说,因外感所致的不寐,实证较多;因内伤所致的不寐,以虚证为主。两者以内伤所致为多见,如过喜、过怒、过思、过悲耗损五脏的精气,使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志所伤导致的不寐;劳心过度,伤心耗血,导致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,无以奉养心神而致不寐;血虚肝旺,魂不守舍,或暴怒伤肝,血虚肝旺而致不寐;心气素虚,遇事易惊,心神不安,终日惕惕,心虚胆怯引起的虚烦不眠;痰火扰乱,心神不宁,思虑过度,火炽痰郁,痰热等内扰而致不寐。
治疗方式→
放松治疗:自我放松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失眠症患者的心理、生理高唤起状态,促进自主神经活动朝着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转化,诱导睡眠的发生。
五音治疗: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五音疗法理论进行辨证选乐曲。如肝火扰心证,可选用《草木青青》、《绿叶迎风》等角调式音乐曲目;痰热扰心证,可选用《汉宫秋月》、《百鸟朝凤》等徵调式音乐曲目;心脾两虚证,可选用《秋湖月夜》、《闲居吟》等宫调式音乐曲目等。
针灸治疗:主要是调和阴阳,安神利眠。以督脉、手少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。常选百会、神门、三阴交、照海、申脉、安眠穴等。根据证型不同随证加减,如心脾两虚配心俞、脾俞、、足三里等;心肾不交配肾俞、心俞、太溪穴等。可用耳针、皮肤针进行治疗。
此外,还可以采取药膳食疗的方式治疗失眠,不过建议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,切勿自行乱补一气,反而不利于失眠的治疗。